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
“秋分”已至,麦播在即。近日,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议。市农业农村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彤参加会议并讲话,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市农科院,市农业中心,市执法总队,天津食品集团以及委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秋分”已至,麦播在即。近日,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议。市农业农村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彤参加会议并讲话,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市农科院,市农业中心,市执法总队,天津食品集团以及委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现代育种的本质,是通过科学手段使作物的优良基因实现优化重组。而杂交育种和制种则是通过人工杂交选育的方式,让不同品种的作物“结亲”,重组优异性状,它们的后代往往会更强壮、更高产,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但这个过程一点也不轻松。
国庆期间北方秋收区将进入大范围收获阶段,期间大部地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适宜成熟作物集中收晒;黄淮江淮等地多阴雨,其中1—4日黄淮西部南部降雨强度较大,对成熟作物机收和晾晒不利。江南华南晚稻区大部气温正常至偏高,无明显寒露风天气,利于晚稻安全齐穗和结实灌浆;华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石家庄农田自动气象站这个话题。作为一名对农业技术感兴趣的自媒体人,小编一直关注着现代科技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自动气象站听起来可能有些专业,但实际上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接下来,我将以科普的风格,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介绍农田
“天须籽粒有一种醇香的味道,我们本地的农牧民拿来制作糌粑,作为早餐和着酥油茶、奶渣一起食用。”白杨坪村村支书、九龙县孟董云尚雪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庆鹏说,“以前天须主要是自食自用,以我村为例,2021年前,只有两三户农户将天须粉拿来卖钱。”
目前安阳市夏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9月29日,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预计10月,全市平均降水量35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28.2毫米)偏多2成至3成;全市平均气温15℃至15.5℃左右,较常年同期(15.1℃)略偏高。
田间地头,复种作物各展生机,葵花采收后种下的西蓝花,叶片肥厚、翠色欲滴;制种西瓜错峰种植的玉米,已稳步进入蜡熟期,小麦收割后复种的燕麦草,也即将迎来收获。如今,“粮+饲”“粮+菜”“制种西瓜+玉米”“葵花+西蓝花”等多样化复种模式,让传统农田焕新颜,真正实现“
例如,农历八月初八这天是“沾日”,有天降甘露的意义,旧时人们会通过这天判断后续的天气走势收成。像农谚“有沾无沾,就看八月初八”、“八月初八不沾天,来年老农不种田”等,都是通过这天下不下雨来判断天气走势和年景的。
齐鲁网·闪电新闻讯2025年盐碱地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观摩培训活动近日开展,项目组赴滨州、东营7个试验示范基地观摩交流。该项目实施三年来,累计试验筛选适宜推广的盐碱地栽培作物优良品种50余个,培训人员1500多人次。
作为农资发展的三驾马车,从这三个维度寻找增量始终是农资人绕不开的话题,也是解决行业难题最直接的方法!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8日讯“大家看,这片玉米株型紧凑,果穗均匀一致,按照这个长势,亩产能到750-800公斤!”9月28日上午,在邹平市万亩饲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中农海稻(深圳)公司高品质玉米育种中心技术总监张金龙一边测量一边赞叹。这片示范田种植密度高
预计27-30日,北方大部以晴到多云或小雨天气为主,利于秋收开展。28-29日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四川南部、云南北部、贵州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秋收将短暂受阻。黄淮、江汉等地避开降水天气抢收抢晒成熟作物,力争在10月1日降雨过程来临前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近年来,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锚定“特色农业强镇”目标,以番薯、花生、大蒜三大传统作物为突破口,构建“育苗—加工—品牌—销售”全链条产业体系,创新融入电商、非遗、农旅等元素,让老作物焕发新活力,成功打造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粤西地区乡村振兴
预计27—30日,北方大部以晴到多云或小雨天气为主,利于秋收开展。28-29日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四川南部、云南北部、贵州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秋收将短暂受阻。黄淮、江汉等地避开降水天气抢收抢晒成熟作物,力争在10月1日降雨过程来临前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供给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传统灌溉与施肥方式往往依赖人工经验,存在供给不均衡、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一种将灌溉与施肥结合于一体的技术方式逐渐普及,这类设备通常被称为水肥一体机。石家庄作为华北平原重要的农业区域,也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有些菜啊,直接往地里撒种子,长得就是不行;可要是先在苗盘里精心育出小苗,再挪到大田里,那长势和收成就能翻个跟头!这到底是为啥?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哪些庄稼是“娇气”得必须先育苗再栽种,这里面又藏着哪些增产增收的门道。
在中国的农业版图上,南方的田野总是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活力。这里,除了我们熟知的水稻和果蔬,还隐藏着一位身高惊人的“绿色巨人”——巨菌草。它被引入中国已有三十余载,在南方广袤的土地上深深扎根,成为了许多农户的“绿色银行”,然而,对于大多数北方人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会议强调,要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因地制宜抓好技术集成,聚焦影响单产提升的卡点制约,分作物、分区域集成熟化“一县一策”综合性解决方案。要加快高性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着力推进农机购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正是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喜悦的秋收时刻。然而,秋收期间农事集中、人机繁忙,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做好人身、农事、农机三方面安全防护,既是保障丰收成果的关键,更是守护家庭幸福的底线。
在上海郊区的一片农田里,一排排整齐的玻璃温室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些看似普通的建筑内部,其实隐藏着一套完整的智慧农业系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融合了现代科技的种植方式。